在当今注重环境保护与公共健康的时代,颗粒物(PM)浓度的监测显得尤为重要。为了确保颗粒物检测仪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长期稳定性,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至关重要。

一、样品采集
1、选择合适的采样点
根据测试需求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采样位置。通常应避开通风口、门窗等可能影响空气流动的地方,以确保采集到的样本能真实反映环境中的颗粒物浓度。对于室内采样,尽量选择远离人员活动频繁区域的位置;对于室外采样,则需考虑风向和周围污染源的影响。
2、设置采样参数
根据颗粒物类型(如PM10、PM2.5等)和预期浓度范围设置适当的采样流量和时间。一般情况下,推荐采用恒定流量模式,以保持采样过程的稳定性。调整采样周期,确保有足够的样本量供后续分析。长时间连续采样有助于捕捉短期波动和长期趋势。
二、数据采集与分析
1、启动颗粒物检测仪
轻按启动按钮,让仪器按照预设参数自动运行。此时应密切关注显示屏上的各项指标,确保其符合预期。如果发现异常情况(如读数异常高或低),立即停止运行并排查原因。
2、实时监控
使用远程监控软件或手动定时查看检测进程,确保测量数据始终处于合理范围内。部分型号支持短信或邮件报警功能,一旦超出安全阈值即刻通知用户。定期记录关键数据点,便于后续分析和报告撰写。对于长期监测项目,建议建立数据库管理系统,方便历史数据查询和对比分析。
三、结束采样
采样结束后,先关闭加热、加湿等功能(如有),待仪器冷却后再切断总电源。切勿直接断电,以免损坏内部电子元件。小心取出滤膜或其他采集介质,避免污染或破损。对于含有水分的样品,应在干燥环境下静置一段时间,防止冷凝水造成二次损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