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组织排放监测系统长期暴露在户外复杂环境中,面临风吹日晒、雨雪侵蚀、粉尘附着等挑战。若缺乏定期维护,传感器易失准、设备易故障,导致监测数据失真,影响环保决策。建立
无组织排放监测系统的维护保养机制,是确保长期稳定运行、数据真实可靠的关键保障。

一、传感器清洁
传感器进气口易被灰尘、昆虫或油雾堵塞,影响采样效率。建议每两周用洁净压缩空气或软毛刷清理进气口滤膜,严禁使用溶剂直接冲洗。对于高污染区域,可缩短至每周一次。若滤膜破损或严重污染,应及时更换,确保气体通透性。
二、定期校准
传感器漂移是常见问题。应严格执行定期校准制度:每7-14天进行一次零点校准(使用洁净空气或氮气),每30天进行一次量程校准(使用标准气体)。校准后记录偏差值,若连续两次校准修正值超过仪器允许误差(如±5%),应排查原因或更换传感器。
三、结构与外壳检查
每月检查设备外壳是否完好,密封圈有无老化、开裂,防止雨水渗入。检查安装支架是否牢固,避免因大风导致设备倾斜或脱落。对于户外机柜,确保防雷、防浪涌装置有效,接地电阻符合标准。
四、供电与通信系统维护
定期检查电源适配器、电池(如备用电源)工作状态,防止断电导致数据丢失。对于太阳能供电系统,清洁光伏板表面灰尘,确保充电效率。检查无线模块信号强度,及时处理通信中断问题,保障数据实时上传。
五、数据存储与系统诊断
定期导出历史数据,检查存储空间是否充足。利用系统自诊断功能,查看传感器状态、运行日志与报警记录,及时发现潜在故障。建议每季度进行一次系统检测。